2021-08-13 13:51:18來源:思齊俱樂部瀏覽量:367
導讀:一大批藥企、藥商許可證被注銷。
今年以來,關于藥企、藥商注銷許可證的消息不斷傳來,尤其是8月份以來,各地醫藥監管部門的注銷公告更是一個接著一個。
8月9日,廣東省陽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公告,注銷8家企業《藥品經營許可證》;8月3日,廣東省吳川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公告,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7月31日,依法注銷該市88家企業《藥品經營許可證》;上個月,同是廣東省的雷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公告,依法注銷136家企業《藥品經營許可證》。除此之外,廣東省的羅定市、清遠市、陽江市等地近期也相繼陸續發布《藥品經營許可證》注銷公告。據不完全統計,短短幾個月內,該省已有數千家藥店銷證終止經營。
除廣東外,今年以來,全國各省市均有不少藥企、藥商主動或被動注銷許可證。
8月6日,酉美醫藥因終止藥品經營,經企業申請,重慶市藥監局擬注銷其《藥品經營許可證》。同一天,重慶市藥監局網站還顯示,國中醫藥的《藥品生產許可證》也被注銷。
8月4日,云南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注銷公告,5家藥企換證整改未通過,被注銷《藥品生產許可證》。
8月3日,貴州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注銷公告,貴州贏實中藥飲片有限公司、銅仁梵凈山中藥飲片有限公司、貴州升升藥業有限公司3家企業《藥品生產許可證》有效期屆滿未重新發證,予以注銷并公告。
除了藥品生產和經營許可證被批量注銷外,各地《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證》被注銷的企業也有不少。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北京市就有49家醫療器械生產企業被注銷《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證》,原因包括因主動申請注銷或未在有效期內申請延續等。
跨國藥企也銷證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注銷《藥品經營許可證》的除了國內企業,也有跨國藥企。
6月28日,山西省藥械集中競價采購網發布一則通知,通知顯示:葛蘭素史克(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的《藥品經營許可證》已注銷,將不再負責任何進口藥品代理和投標工作。就在該通知發布的前一周,GSK對外宣布拆分其與輝瑞合并的消費者保健業務,成立“新葛蘭素史克”。
3月份,江蘇省藥監局也發公告稱,經百時美施貴寶(中國)醫藥有限公司書面申請,決定注銷百時美施貴寶(中國)醫藥有限公司的《藥品經營許可證》。
市場整合是必然趨勢
對于藥企和藥商而言,注銷《藥品經營許可證》《藥品生產許可證》《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證》意味著不能再繼續經營、生產藥品或器械。
有業內人士分析,大批藥企、藥商銷證退市,一方面主要是由于兩票制、帶量采購、一致性評價等醫藥政策的實施,促使國內藥品的生產、流通、銷售市場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導致企業生產和經營成本提升,藥品降價壓力加大,一些實力弱、不合規,未能成功轉型的企業最終選擇退出市場。
另一方面,從各地公告的注銷原因看,也有一些企業是因不合法經營,不遵循市場改革規則而導致提前淘汰,這也是市場整治、行業逐漸走向規范的結果。
因此,在醫改大背景下,藥企、藥商被注銷藥品批文一段時間內還將會持續發生,未來醫藥市場整合還將進一步加速。如果企業不能積極適應市場,不及時調整策略,跟不上政策和行業的要求,那么就會面臨被加速淘汰的局面。
隨著醫藥行業的加速轉型,以及市場發展戰略調整,行業競爭注定越來越激烈,這個過程中,勢必會淘汰一批,新生一批,成長一批。
對于藥企和藥商要來說,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更好地生存并持續發展下去,只能加速轉型和創新,并根據行業發展趨勢積極調整發展戰略。與此同時,行業變化浪潮中,能抓住機遇勇立潮頭的企業,也將在產業升級中獲得快速發展。
聲明:本文系藥方舟轉載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臺觀點。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與本網站留言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