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30 14:02:13來源:新浪醫藥新聞瀏覽量:466
文丨老薛
“別老覺得公司大,能不能達到爽級別自己不知道嗎?”
鄭爽77天賺1.6億的消息這兩天此起彼伏,更有網友以此計算出一年的收入——6.4億,俗稱“1爽值”單位。這種掙錢速度是藥企望塵莫及的,即使恒瑞醫藥2020年凈利潤63億足以占領藥企掙錢排行榜前端,也無法否認很多藥企慘不忍睹的茍且余生。
錢不好掙,國家一個個文件出臺都圍繞著“要過緊日子”的論調。很多人對此心有余悸,“難道前輩們還過過寬松日子?”
是的,前輩們是有過寬松日子的,也正是他們透支了醫藥界的好運氣。從鄭筱萸大批藥品文號開始,利用信息的不對稱,不少藥企風風火火地也經歷過日進斗金的日子。但民眾慶幸的是,此事不會重現。
3月25日,衛健委財政司公布2021年部門預算,“公立醫院2021年預算數比2020年執行數下降66%”、“公共衛生2021年執行數比2020年下降12.4%”。大量醫護人員喊窮,但作為一向負重前行、投錢問路的藥企卻少有發聲。
我們想一下,當你手頭不寬裕的時候,會優先采購什么?
應該不會是先買高價領帶、天價內褲,而是把錢花到刀刃上,沒錢,更要講究性價比。過了一致性評價的企業,理論上可以放心大膽地用優質低價來占領治療需求市場,保證緊縮的醫保資金用到實處。這是利民利國利藥企的一方面,目前一直不斷推進的DRGS就是這樣的思路。規定病種,規定藥品,明碼標價,超標使用自己掏錢。避免輔助用藥占了費用大頭,這就要求企業不要只看所謂的高值產品,更要有心看好有用的產品。
企業有錢了,尤其不要盲目地搞投資,你看云南白藥27號就自己承認一季度公允價值變動收益為-7.89億,同比下降439%,原因就是持有的證券資產本期公允價值下跌。要不是這樣,憑借一季度營業收入103.28億,同比增長33.38%,絕對是大贏家。
此外,從流通監管等角度看,現在的法制建設頗有成效,類似誰弱誰有理的現象在減少。今天新華網就公布了一個非常典型的案例,一女子去藥店買處方藥自殺,全部吞下卻沒能成功,但超劑量用藥也造成了身體損害。于是以藥店違規賣處方藥為由,要求藥店賠償,最終法院判定,藥店銷售過程確實有違法,但與其身體損害無法律層面的因果關系,最終駁回了全部訴訟請求。
大家不要小看這個案例,這會成為醫藥零售乃至網售藥品中一個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事件。畢竟在前些年發生過一個稍微類似的案例,一名護理專業的男生去藥店買某處方藥和其他藥品,自行服用,結果超劑量用藥后死亡。法院判定銷售過程無醫師或執業醫師處方的情況下,將案涉的處方藥銷售掉,違反了法律相關規定,存在過錯,藥企賠償29萬。
這樣一對比,是不是就更清楚地意識到現在判決的意義所在?
必須要保證正常情況下醫藥企業的合法權益,而不是按鬧分配。從這里看,將來的醫藥流通環境會通順很多,不然會有各類事件不斷來侵蝕醫藥企業的合理資產。流通領域如果賺不到錢,那么生產企業必定更加困難。
而且目前由于醫保控費等因素,藥企必須要拓寬銷售平臺,比如DTP藥房等。這是鏈接藥企、醫院及患者的專業平臺,屬于未來流通領域不可或缺的部分,專注于腫瘤、免疫等高值治療領域。那么作為線下實體店的零售業,也可能會以非處方藥、便民等因素等增加銷售。“要想富,先修路”,銷售平臺起來了,渠道順了,生產企業才能活下去。
可能很多藥企根本沒有機會去實現過億的利潤,但在保民生健康方面卻有著強大的能力與水準。而民眾并不關注其是否能有“爽”的資產,在乎的只有能否治病痊愈。
來源:新浪醫藥新聞
聲明:本文系藥方舟轉載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臺觀點。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與本網站留言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