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27 16:11:19來源:藥智網瀏覽量:431
導讀:應采盡采。
近日,廣東省正式下發“《關于推動藥品集團帶量采購工作常態化制度化開展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簡稱:《意見稿》),引發業內陣陣驚呼。而更令人震驚的還在后面。周五一整天,筆者連續接到多方廣東帶量采購求證信息,從上午的50個、363個再到中午的200多個,直到晚間的363個!品種數量就像跳水一樣,高高低低,起起伏伏。
關于廣東省藥品帶量采購,筆者分析了三點,供大家參考。
01
廣東省帶量采購本身的初心
聚焦十四五,應采盡采
從2020年的7月至今500藥品目錄一直為業界標配談論話題。至今,500目錄開展了多少,進度如何,不僅牽引著各地招采部門的心,也勾引著藥品生產經營企業的魂。但500目錄畢竟體量巨大,剔除國家帶量采購與國談品種,沒有哪個省能夠一口吃成“胖子”全部應采盡采,沒有辦法的情況下,去年下半年,每個省標配50個的任務量才浮出水面。
去年至今,江西帶量采購憑借超級雙信封一時享譽業界,福建兩批帶量采購已經順利完成任務,江蘇、湖北武漢等地已經按節奏開展,六省二區跨區域省際聯盟啟動第二批,新疆2+N跨區域省際聯盟已經箭在弦上,眼看其他省份集采動作頻頻,作為藥交所的鼻祖,重慶今年年初也喊出了全品類帶量采購300品種的聲音。
其他省份集采動作頻頻,真正的高手——廣東始終按箭不發,沉默不言:但在沉默中爆發一向是廣東的習慣。
2013廣東藥交所成立,以一年高頻率競價12次每月一次競價的表現震碎了醫藥界同仁的眼鏡。
作為全國改革開放的前沿城市,作為經濟體量傲視全國的頭號領頭羊,廣東沒有局限在今年或明年,直接將眼光放到了十四五21號發的文件,直接就將集采戰略目標敲定:2025年實現省級集團帶量采購覆蓋國內上市的臨床必須、質量可靠的各類藥品,做到應采盡采。也就是說,廣東的帶量采購至少要用五年左右的時間去完成。
如果363目錄是一個大框架的話,那么一年開展兩批,一年開展70多個品種,一批開展35+品種,基本上符合目前各省帶量采購頻率與數量要求,只不過其它省有的一年一批,一批20-30個;廣東有一年兩批,一批保證35+;其它省沒有的長遠集采規劃,廣東有,人無我有,這就是廣東省!
02
擴大朋友圈搞組團采購
企業需以時間換空間
在如今的藥品帶量采購行業中,仿佛各地不約而同的認為,不開展省際聯盟尤其是跨區域省際聯盟,就體現不出相應的價值。
陜西2018年開展了一個抗癌藥聯盟,火遍了醫藥圈,去年六省二區省際帶量采購聯盟也是火出了邊界。
而以廣東的體量為什么不玩出一個快樂星球?畢竟,廣東實力與技術并存。論實力,一省三平臺足可以輕松傲視其他各平臺。一個頭孢氨芐,就吸引了寧夏、河南、青海、新疆、新疆兵團、云南、廣西、貴州、海南參與。
可以想象,如果廣東牽頭開展跨區域省際帶量采購聯盟,集采朋友圈至少要在現有省份的基礎上擴大多少。但好就好在,既然各省各區都參加。那么,方案,大概率會考慮到各方面的講求。品種,還是要大家一起坐下來,認真談。哪些進入采購目錄,哪些不進采購目錄,家家都有一本經要攤開仔細交流一番,如此這般,這樣的組團采購搞得才有意義。
因此,無論是363也好,還是200多也好,既然廣東定了一個五年規劃,筆者揣測,一年之內廣東省全部實現可能性不能說沒有,但可能性真的不大。因此,醫藥生產經營企業要做的只有一點:以時間換空間。既然是帶量采購,各地報量總是會有的。
03
聯盟采購,兩個GPO是否跟標?
如果廣東省依托省平臺開展帶量采購,兩個GPO怎么定位?
2020年7月中旬,廣東省醫療保障局曾經下發了一份《關于做好藥品和醫用耗材采購工作的指導意見》,)在有序開展集中帶量采購方面,特別提到:“省醫保部門綜合考慮臨床使用量、采購金額、群眾醫藥費用負擔、醫保基金占比等,選定對未納入國家組織集中采購和使用范圍的藥品和臨床用量較大、采購金額較高、競爭較為充分的醫用耗材,按照政府組織、聯盟采購、平臺操作的工作要求,分批分期穩妥有序開展集中帶量采購。廣州、深圳市可按照職能權限開展集中帶量采購”。
看看這份文件,再結合廣東省21號的意見稿,預計,在省際聯盟大背景下,兩個地市的集團采購會在省統一指導下,執行同一個帶量采購中選結果。當然,上述判斷只是揣測。
200多個也好,363也好,如果廣東牽頭,一個五年規劃,就可以和朋友們一起穩穩當當的把500目錄無縫隙拿下,真正做到應采盡采!
滔滔江湖兩岸潮,五百目錄留多少。帶量采購悲與歡,且聽滄海一聲笑!
來源:藥智網
聲明:本文系藥方舟轉載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臺觀點。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與本網站留言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