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3 18:11:38來源:賽柏藍瀏覽量:526
截至目前,今年已經有多地增補一批中藥進入省醫保目錄,大批藥品開始報銷。
一批中藥
納入地方醫保
12月1日,貴州省新增艾絨、檸檬、菲牛蛭凍干粉、熊膽粉(凍干)、霧水葛、米炒水蛭6個中藥飲片進入《貴州省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中藥飲片目錄》。
本次增補的中藥飲片參照甲類藥品支付管理,按照規定全額納入統籌基金支付范圍,各統籌區不得另行設定個人先行自付比例。
一直以來,國家和地方都在積極支持更多的中成藥、中藥飲片納入醫保支付范圍。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在對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第6961號建議的答復中稱,國家中醫藥局會同國家醫保局印發《關于醫保支持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按規定將符合條件的中藥飲片、中成藥、醫療機構中藥制劑等納入醫保藥品目錄。
地方根據臨床需求和醫保基金支付能力,適時調整增補藥品的范圍,將更多藥品納入醫保目錄。同時,不少地方還加強了對增補藥品的監管,確保藥品的質量和安全。
賽柏藍梳理發現,今年來,廣東、河南、江西、陜西等地均有對省醫保目錄或醫保支付管理目錄進行調整的動作。
具體如下——
截至目前,江蘇、四川、云南、內蒙古、湖南、山東、安徽、福建、湖北、青海等地將中藥配方顆粒納入醫保目錄;浙江、江蘇、湖南、湖北、陜西、甘肅、河北、山東、四川等省份將部分院內制劑納入當地醫保支付。
不過,不同省份在中藥飲片以及制劑的醫保管理上有所差異,如河南省將醫療制劑按乙類藥品管理,而江西省在2023年11月將236個醫療機構制劑納入省醫保支付范圍時,按甲類支付。
目錄有進有出
監管趨嚴
目前,各地已經不再擁有醫保藥品增補目錄的權限,不過根據《基本醫療保險用藥管理暫行辦法》(國家醫療保障局令第1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醫保部門能夠以國家《醫保藥品目錄》為基礎,依照國家所規定的調整權限與程序將符合條件的民族藥、醫療機構制劑、中藥飲片納入省級醫保支付范圍,按規定向國務院醫療保障行政部門備案后實施。
藥品新增納入醫保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通常需要經過申報、評審、決策、公示與執行等多項流程,且申報的藥品、治療項目或醫療服務必須符合國家醫保政策和相關法規要求;必須具有明確的臨床價值和安全性,且經過充分的臨床驗證和評估;價格必須合理,符合醫保基金的支付能力等。
醫療保障行政部門建立完善動態調整機制,藥品目錄原則上每年調整一次。一些中藥被調進地方醫保目錄的同時,也有不少中藥面臨被調出的局面。
進入醫保目錄是藥品實現市場準入的重要渠道,醫保目錄內的藥品能夠獲得醫保基金的支付,進入公立醫院、社區醫療機構等渠道。尤其是對于新藥和獨家品種,可以借此快速打開市場、提高市場份額。
同時,一旦某種藥品被調出醫保目錄,就意味著該藥品不再享受醫保基金的支付待遇,定點醫療機構以及定點零售藥店都需要嚴格按照醫保目錄對藥品進行管理。
2024年國家醫保基金飛行檢查接近尾聲,12月底前,各地需要按照法律法規以及政策要求,做好國家飛行檢查移交問題的后續核查、處理處罰和整改落實,國家醫保局需要完成2024年國家飛行檢查工作情況總結。
今年的國家醫保基金飛行檢查針對定點醫療機構五個方面以及定點零售藥店的三個方面重點查處,其中包括將醫保基金不予支付的藥品或其他商品串換成醫保藥品進行醫保結算,偽造、變造醫保藥品“進、銷、存”票據和賬目等。
此前,國家醫保局通報的定點連鎖藥店存在的較為典型的違法違規使用醫保基金的行為,就包括串換藥品、超量開藥等不規范問題。
目前來看,如果相關藥品有機會增補進入醫保,藥企應充分利用醫保政策的調整機遇,及時加強藥品創新與市場推廣力度。
附:各地新增醫保藥品名單/地方醫保目錄
貴州
河南(部分圖片)
江西(部分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