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深交所發布公告,因保薦人中金公司撤回相關申請,決定終止對山東百諾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百諾醫藥”)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的審核。在經歷了1年多的排隊期后,百諾醫藥的這次IPO之旅劃上了終止符。招股書顯示,百諾醫藥是一家位于山東的CRO公司,致力于為客戶提供醫藥研發和生產服務的一站式解決方案,包括受托研發服務以及研發成果轉化在內的CRO業務,CMO業務以及原料藥業務,貫穿藥物研發及生產的全生命周期。2020年-2022年,百諾醫藥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1.27億元、2.33億元、3.66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267.16萬元、2791.48萬、7274.47萬。其中,2022年公司營業收入增長57.16%,凈利潤同比增長160.60%。百諾醫藥曾獲得“2023中國醫藥CRO企業20強”以及“2023年中國醫藥服務最具競爭力企業”等稱號,是細分領域內的明星企業之一。從具體業務類型來說,百諾醫藥以仿制藥CRO業務為主,為客戶提供藥學研究、臨床試驗及注冊申報一體化CRO服務。根據招股說明書的信息,截至2023年5月末,百諾醫藥已經累積取得170余項藥品注冊批件或通過一致性評價及原料藥批件,其中2015年藥品審評審批新政后取得產品批件47個,首仿品種有6款,其中3款為獨家品種,5款屬于前三仿制藥品種。在集采政策的不斷擠壓下,仿制藥產業的發展前景問題,是深交所問詢函中關注的重點問題之一。
一方面,在帶量采購等政策的影響下,仿制藥銷售企業愿意為競爭較少、臨床價值較高的品種支付更高的溢價;另一方面,由于集采擠壓下游仿制藥客戶的利潤空間,勢必影響下游客戶采購研發的資金總量,因此客戶對仿制藥CRO的要求更加苛刻,進一步使得仿制藥CRO 間的競爭更加激烈。同時,百諾醫藥的業務也在向創新藥拓展,但是主要集中在以劑型改良為主的2類創新藥,目前至少已經布局約20余款改良型創新藥。此外,深交所在問詢函中指出,百諾醫藥申報材料中對技術先進性的描述不夠充分,未能清晰展示其與競爭對手的區別。百諾醫藥解釋稱,其技術平臺與主營業務緊密相關,且在行業內處于領先地位。在此次申請創業板IPO之前,百諾醫藥曾經在新三板掛牌多年,曾經因為掛牌期間未披露對賭協議,而遭到股轉公司的公開通報批評。根據此前的IPO計劃,百諾醫藥擬在深交所創業板公開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13,247,746股,占發行后總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擬募集資金10億元,用于藥物開發技術與數字化平臺建設項目、藥物研究中心建設項目、補充流動資金。
聲明:本文系藥方舟轉載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臺觀點。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與本網站留言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