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山是國有醫藥企業廣藥集團控股的上市公司。公開信息顯示,自2013年起,李楚源不僅是白云山董事長,還一直任廣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據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研究員吳剛梁介紹,廣藥集團作為市屬企業,其高管為市管干部,在任何情況下的辭職均須經過組織批準,并非個人意愿所能決定的。消息一出,白云山股價應聲下跌。截至7月23日收盤,其股價下跌3.2%,總市值從前日的503.67億元降至487.57億元。此時,距李楚源連任白云山第九屆董事會董事長的任期結束,還有不到兩年的時間。
李楚源。圖/視覺中國
而白云山,以及后續吸收合并了白云山的廣藥集團,貫穿了李楚源的職業生涯。根據白云山年報,自1988年7月參加工作以來,李楚源曾先后擔任廣州白云山制藥總廠經營部副部長,白云山股份副總經理、黨委書記、董事長,廣州白云山中藥廠廠長、黨委書記,白云山和黃公司總經理、副董事長、黨委副書記,廣藥集團總經理、副董事長、黨委副書記,白云山副董事長及醫藥公司副董事長等職務。截至此次辭職事件前,李楚源是廣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白云山黨委書記、董事長及白云山和黃公司副董事長、醫藥公司非執行董事。1999年,白云山中藥廠(現白云山和記黃埔中藥有限公司)經過連年虧損,瀕臨破產。33歲的李楚源臨危受命當起廠長,立下“當年必須扭虧為盈”的軍令狀。上任后的李楚源,一邊改革制度,推行“車間計件工資制”,鼓勵能者多得;一邊加強技術攻關,且每天帶著銷售員走藥店、跑醫院、拜訪商業單位、聯系藥監部門開拓市場。最終,李楚源成功帶領白云山中藥廠扭虧為盈,這也為其日后的升職奠定了基礎。此后非典時期板藍根的熱銷,推出“偉哥”國內首仿藥金戈、收回紅罐和紅瓶王老吉經營權,李楚源在正式執掌白云山和整個廣藥集團前后的一系列動作讓公司的業績也邁上了一個個臺階。在李楚源掌舵的近十一年時間里,白云山的營收從2013年的176.08億元增長至2023年的755.15億元,凈利潤從2013年的9.80億元增至2023年的40.56億元,分別翻了4倍有余。諸如“喝王老吉可延長壽命大約10%”“怕上火,喝王老吉;怕沒用,吃金戈”“金戈已從藥品變為老百姓需要的情趣用品”“白云山的板藍根一喝,口罩就不用戴”等從其嘴里說出的驚人之語,多次引發大眾對其造謠、宣揚偽科學、虛假宣傳的質疑,還曾被網友評論嘲諷“董事長門檻這么低的嗎”。而這些言論不可避免地對廣藥集團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除此之外,2019年一場圍繞公司“現金牛”產品金戈的糾紛,也曾給李楚源和廣藥集團帶來了不小的麻煩。彼時,北京康業元投資顧問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康業元”)在其官方微博發布了長達5頁的《針對廣藥集團李楚源違法違紀的實名舉報信》,舉報廣藥集團董事長李楚源涉嫌違反《證券法》《公司法》等相關規定,存在披露信息不實、隱瞞利潤及收入、財務數據造假、偷稅漏稅、直接侵害上市公司股民及中小股東利益、間接侵犯合作伙伴權益等行為。資料顯示,康業元曾在1999年與白云山合資創辦廣州白云山醫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白云山科技”),共同研發、銷售金戈。康業元在該舉報信中提到,根據其從金戈原料供應商處獲得的信息,金戈產品中主要成分的藥料成本進貨價僅為每公斤1800元,但白云山內部記賬成本為每公斤1萬元,2014年4月~2016年10月,白云山共進貨7600公斤,僅此一項虛增成本達6232萬元。隨后,康業元又發布多封舉報信,稱其已充分掌握李楚源“違法違紀”的證據和事實依據,并請求相關部門對其進行嚴查。針對康業元的多項控訴,白云山也先后通過公告的形式一一進行了反駁,并表示舉報與事實不符,已向公安機關報案。其中,關于虛增成本一項,白云山的解釋是1800元/公斤的原材料只是金戈所需十余種原材料中的一種,2018年時,其采購的金戈原料藥含稅價格約為10000元/公斤。但根據國家醫保局2022年的一份通報,2017年至2021年5月,廣州白云山天心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廣州白云山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白云山制藥總廠、廣州白云山敬修堂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企業藥品為規避“兩票制”政策和監管,與下游50多家藥品代理商相互串通,對87種藥品采取用虛高價格采購原料藥的方式套現,并向下游藥品代理商轉移資金。涉及金額巨大,其中部分資金用于行賄醫務人員或特定關系人,開展藥品違規促銷。隨后,白云山在其官網上發表聲明致歉。值得一提的是,當時在這份通報前,白云山旗下的這三家公司已在山東、安徽、貴州等省份被大規模撤銷藥品掛網或降價,涉及阿莫西林系列、注射用頭孢呋辛鈉、枸櫞酸西地那非片(即金戈)等。不過即便過程中伴隨著種種爭議,鑒于李楚源對白云山及廣藥集團長久以來的深入影響,此次他的突然辭職,也不免引發了市場上對公司未來發展的擔憂。白云山在李楚源的辭職公告中,試圖給市場喂下定心丸。“根據《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相關規定,李楚源先生的辭職未導致公司董事會成員人數低于法定最低人數,不會影響董事會的正常運作。”白云山在公告中表示。對此,吳剛梁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在國企體制下,高管個體的變動并不會直接影響到組織架構,不存在如民營企業或者外資等非公企業一人辭職、帶走團隊等的情況;即便涉及違規提拔造成的派系問題等,也會有組織部門有序地去進行調整。從實際經營的角度來看,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盤和林也認為,李楚源的辭職可能對企業影響并不大。“國企發展一般不靠個人英雄主義,而是集體努力的結果,況且白云山如今經營已經進入成熟穩定期,其業務并不會因為個人離開而出現波動,企業整體將保持穩健發展的態勢。”但同時盤和林指出,若新“一把手”想要改變企業經營策略,譬如將白云山轉變為創新藥企,可能會出現較大的人員調整。事實上,目前來看,廣藥集團家底頗豐,官方資料顯示其旗下擁有白云山一家上市公司及30多家成員企業,包括品牌價值1080億元的王老吉、品牌價值283億元的白云山,世界最長壽制藥廠400多年歷史的“陳李濟”等12家中華老字號企業。但若真正放在中藥領域與其他企業進行比較,很難算得上突出。一方面,撐起其業績的兩大重磅產品——王老吉和金戈——分屬保健品和口服西藥,均非其老本行中醫藥業務下的產物。整體來看,自2022年起,其中成藥的營收才完成了對化學藥的逆襲。另一方面,廣藥集團在中藥上的研發投入一直低于同行。以2023年為例,白云山的研發費用率僅有1.13%,低于天士力的10.6%、以嶺藥業的9.06%、華潤三九的3.9%。在《2024中國中藥研發實力排行榜TOP50》中,白云山僅位居15。老中藥扛不起大旗,新中藥進展緩慢。這意味著,坐在一眾老字號肩膀上的廣藥集團,從中掘金的能力相對有限。聲明:本文系藥方舟轉載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臺觀點。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與本網站留言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