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的研發藥物數量共計有22,825, 較2023年擴 增 了7.20%。今年的增長率符合過去五年的總體增長趨勢,接近平均增長率 7.14% 。
從藥物開發階段入手,I期臨床試驗藥物數量增長13.5%,II期臨床試驗藥物數量增長7.8%,而進入III 期的藥物數量增長明顯放緩,僅增長了1.5%,后期管線開發仍面臨強大阻力。
在十四個主要治療領域的藥物開發趨勢中,癌癥增幅7.8%、神經類藥物增幅7.5%、消化/代謝類藥物增幅13.1%、抗感染類藥物增幅0.8%。
各治療領域的研發管線
到目前為止占比最大的是腫瘤類藥物,占全部新候選藥物的38.0%,但較2022年的40.7%略有下降。神經類藥物位居次席,占12.7%,同樣比去年的13.5%有所下降。因此熱門藥物增幅略降說明去年加入制藥公司產品組合的各治療領域候選藥物的分布略有變寬。
腫瘤藥物管線比例
按照細分治療領域來說,排在前五名的分別為乳腺癌增幅6.8%、非小細胞肺癌增幅9.2%、結直腸癌增幅11.3%、胰腺癌、卵巢癌。依然是進入前10排行榜的唯一的另一種非腫瘤疾病,同時肝癌成為闖入前10的新選手,大幅增長12.8%,最明顯的變化來自治療肥胖的藥物研發,增幅達30%。
總體上看,目前在進行藥物開發的地區,美國仍占主導地位。美國在研管線藥物數量持續增長,但增速有所放緩。
各國家藥物開發數量占比(僅前十)
雖然中國的研發公司僅在1997年才出現在醫藥市場中,當時市場中只有一款在研藥物。而現在中國占全球在研藥物的26.7%。正如我們所看到的,中國已成為第二大新藥開發國家。這反映出中國經歷了驚人的增長。如圖20所示,從2019年開始,中國醫藥開發在過去五年迎來了鼎盛時期,增幅高達200.9%,其部分原因是政府在醫藥領域的投資劇增。
10大中國公司中有9家公司的在研管線規模出現增長,反映出中國醫藥行業正在經歷增長。
中國10大疾病中有9種是癌癥,排名前三位的是非小細胞肺癌、乳腺癌、胃腸道腫瘤。
從交易環境來看,BioMedtracker在2023年報告了2,218項醫藥交易,包括1,237項融資交易。這些數字與上一年的2,600項與1,340項相比有所下降,且下降趨勢還在繼續。
"預計2024年生物制藥初創公司的融資環境普遍面臨挑戰,"英國生命科學風險投資公司 Start Codon 的投資總監Michael Salako、日本初創公司Noile-lmmune Biotech 的CEO Koji Tamada均對此表示同意。
而部分行業人士態度比較樂觀。“我確信2024 年是生物技術領域的轉折點。"Adial Pharmaceuticals 的首席執行官Cary Claiborne說道。“低估值可能引發收購熱潮,從而在逆境中變成機會。”安斯泰來制藥集團業務開發負責人高級副總裁Issei Tsukamoto 對此表示同意。
聲明:本文系藥方舟轉載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臺觀點。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與本網站留言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