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I-Mab宣布,公司董事會已任命傅唯先生擔任董事會主席。
傅唯先生自2018年6月起擔任公司董事會成員,他是醫療資產管理公司CBC集團(康橋資本)的首席執行官,也是I-Mab創始股東和最大股東。同時,傅希涌(Sean Xi-Yong Fu)博士將接替Raj Kannan先生,擔任臨時首席執行官和董事會成員。Raj Kannan先生將繼續擔任公司顧問至2024年7月31日,以協助過渡。傅希涌博士同時是生命科學公司孵化平臺ABio-X的運營合伙人。在加入ABio-X之前,他是mRNA平臺公司RVAC Medicines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在創立RVAC之前,他是綠葉制藥集團副總裁兼國際研發部負責人,負責管理波士頓、普林斯頓、德國、瑞士和日本的機構,并且曾擔任綠葉制藥子公司GeneLeap的首席執行官,該公司專注于DNA和RNA療法。在此之前,傅博士在默沙東工作了15年,主要負責后期臨床組合的財務管理,以及在默沙東與先靈葆雅以420億美元合并后,領導全球研發網絡的整合。傅博士擁有俄亥俄州立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以及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傅博士表示:“在這個關鍵時刻,我將致力于帶領I-Mab完成轉型,成為一家總部位于美國的生物技術公司,建立公司高度差異化的產品線,并與我們的董事會、領導團隊、優秀員工和合作伙伴一起為全球患者創造新的治療方案。”除了上述領導層交接,I-Mab同時宣布了董事會及其委員會組成的其他變化:何如意博士和邵蓉教授辭去董事職務,何如意博士是原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首席科學家,邵蓉教授現任國家藥監局藥品監管創新與評價重點實驗室主任。另外任命了薪酬委員會的兩名新成員。今年2月7日,原天境生物宣布,作為公司向美國生物技術公司轉型戰略的一部分,將剝離公司在中國的資產和業務運營。具體而言,原天境生物向杭州公司轉讓上海公司100%的股權,杭州公司是天境生物的未合并關聯公司,上海公司則是天境生物的全資子公司,負責公司在中國的業務運營,總代價相當于最多8000萬美元,條件是杭州公司在未來實現某些基于監管和銷售的里程碑事件。原天境生物還保留了未來三個候選新藥在大中華地區以外的優先談判權。(詳情參見:天境生物剝離中國資產及業務運營)當時接受媒體采訪時,天境生物表示,此次戰略重組不僅是當前公司發展階段的最佳戰略選擇,也是中美市場環境大背景下的最佳戰略選擇。未來,上市公司I-Mab按照美國Biotech的成長路線發展,天境生物(杭州)按照中國Biotech的成長路線發展,雙方均實現價值最大化且不桎梏彼此。 同時,投資人結構與各自市場更加匹配,并更好規避中概股投資風險,有利于上市公司估值回歸。醫藥魔方InvestGo數據庫顯示,天境生物(杭州)成立于2019年,2020年至2022年完成兩輪融資和一輪股權轉讓,投資方包括株洲國投、和達投資、維亞生物、清松資本、浙江絲路基金、杭實集團、匯利集團、海邦資本、燕創資本、陽光融匯資本、文周投資、啟覽資產、青島國信等,其中不少是“國家隊”背景基金。而納斯達克上市的I-Mab,身后已經逐漸集結起一批美元投資人。不僅IPO前已經納入一眾知名雙幣基金和美元基金為主要投資者,IPO后的增發更基本由亞洲和美國生物科技投資基金撐起。
天境生物融資歷程
數據來源:醫藥魔方MedAlpha數據庫
聲明:本文系藥方舟轉載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臺觀點。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與本網站留言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