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國家藥監局(NMPA)批準甲磺酸瑞厄替尼片和枸櫞酸依奉阿克膠囊上市,適用于肺癌患者,具體藥品信息如下:
圖片來源:國家藥監局官網
近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南京圣和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申報的1類創新藥甲磺酸瑞厄替尼片(商品名:圣瑞沙)上市,該藥適用于既往經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治療時或治療后出現疾病進展,并且經檢測確認存在EGFR T790M突變陽性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的治療。
瑞厄替尼是一種EGFR激酶抑制劑,該藥品的上市為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療選擇。
據圣和藥業官方公眾號內容表示,甲磺酸瑞厄替尼片用于治療EGFR T790M突變陽性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NSCLC在一項多中心、開放的II期關鍵性臨床研究(SHC013-II-01)中,共入組227例既往經第一/二代EGFR TKI治療進展并伴有EGFR T790M突變陽性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NSCLC患者。經獨立影像評審委員會(IRC)評估,該研究客觀緩解率(ORR)為60.8%,疾病控制率(DCR)為92.5%,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為12.2個月,中位緩解持續時間(DoR)為13.9個月,表現出良好的治療效果。
目前,甲磺酸瑞厄替尼片針對EGFR敏感突變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NSCLC患者一線治療的一項隨機、雙盲、陽性藥物為對照的多中心III期臨床試驗(SHC013-III-01)已達到主要研究終點并向國家藥審中心遞交了上市許可申請。該研究中IRC評估的甲磺酸瑞厄替尼片組的中位PFS為19.3個月,吉非替尼組為9.8個月,使用甲磺酸瑞厄替尼片治療的中位PFS相比于吉非替尼標準治療提升了9.5個月。
在上述兩項研究中獲得的臨床安全性數據分析顯示,本品在臨床試驗期間出現的大多數不良事件為輕度或中度,如皮疹、血液學毒性等常見的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QT間期延長(6.3%)、心肌收縮力改變(0.2%)、眼部疾病(2.1%)等重要不良反應發生率均較低,無間質性肺病發生。
此外,本品用于術后輔助治療II-IIIB期EGFR突變的NSCLC患者的研究(SHC013-III-02)也正在進行中,預計本適應癥研究完成并獲批上市后,有望降低早期NSCLC患者術后復發的風險,使更多的患者獲益。
圖片來源:國家藥監局官網
近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正大天晴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申報的1類創新藥枸櫞酸依奉阿克膠囊(商品名:安洛晴)上市,該藥適用于未經過間變性淋巴瘤激酶(ALK)抑制劑治療的ALK陽性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的治療。
枸櫞酸依奉阿克膠囊是一種酪氨酸激酶受體抑制劑,該藥品的上市為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療選擇。
枸櫞酸依奉阿克膠囊是一種酪氨酸激酶受體抑制劑,該藥品的上市為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療選擇。肺癌大致可分為非小細胞肺癌(NSCLC)和小細胞肺癌(SCLC)兩大類,其中非小細胞肺癌約占80%~85%。ALK(間變性淋巴瘤激酶)是一種原癌基因,定位于人體2號染色體上,其融合基因突變是非小細胞肺癌的驅動基因。有研究顯示,在中國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中,ALK融合的發生率約為5.1%。
ALK融合蛋白與三磷酸腺苷(ATP)結合,會激活一系列下游信號的傳遞,促進腫瘤的生存、生長和進展。ALK抑制劑通過阻止ATP與ALK融合蛋白的結合,阻斷癌細胞繼續增殖,達到治療效果。針對ALK陽性NSCLC患者,與常規化療方案相比,小分子ALK抑制劑表現出了更好的臨床療效,ALK突變患者整體預后較好,生存期較長,因此該基因突變也常被稱為“鉆石突變”。
依奉阿克膠囊是正大天晴自主研發的新一代ALK抑制劑。一項依奉阿克對比第一代ALK抑制劑克唑替尼一線治療ALK陽性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多中心、隨機、對照III期臨床研究顯示,截至2022年8月31日,獨立評審委員會(IRC)評估,依奉阿克對比克唑替尼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mPFS)分別為24.87個月與11.6個月。針對基線存在可評估腦轉移病灶的患者,依奉阿克對比克唑替尼患者客觀緩解率(ORR)分別為78.95% 和23.81%,緩解持續時間(DOR)分別為25.82個月和7.39個月[5]。該研究結果2023年8月發表于知名期刊《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聲明:本文系藥方舟轉載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臺觀點。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與本網站留言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