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4 10:08:50來源:國家藥監局瀏覽量:159
根據國家藥監局發布的消息,5月30日,國家藥監局召開會議,專題研究并部署了《血液制品生產智慧監管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的實施工作。此次會議旨在推動在2026年底前全面實現血液制品生產的信息化管理,進而有效提升血液制品的監管效能,確保產品安全有效、質量穩定可控。
會議強調,信息化是推動藥品監管現代化的核心驅動力。實施血液制品生產智慧監管三年行動計劃,對于促進血液制品生產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升級,推動血液制品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各級藥品監管部門需嚴格執行行動計劃的組織與實施工作,按照先行先試、分批推進的原則,指導血液制品生產企業有序開展信息化改造。
具體而言,應建立覆蓋從原料血漿入廠到生產、檢驗全過程的信息化管理體系,運用信息化手段真實、完整、可追溯地記錄生產、檢驗過程中的所有數據,確保生產全過程的合規性。國家藥監局將進一步加大監督力度,每年年底通報工作進展情況,并適時派出督導組進行現場檢查,以確保血液制品生產智慧監管工作的有序推進和按時完成。
血液制品屬于生物制品范圍,指從人血液或其組分中經各種物理、化學、免疫學和生物技術制成的藥物。當前市場上主要包括白蛋白類制品、免疫球蛋白類制品、凝血因子類制品。
在血液制品監管信息化方面,早在2021年,國務院就已在《“十四五”市場監管現代化規劃》中明確提出,構建全國藥品追溯協同平臺,整合藥品生產、流通、使用等環節的追溯信息,以疫苗、血液制品、特殊藥品等為重點,逐步實現重點類別藥品的來源可溯、去向可追,為提升藥品監管水平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