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任總裁、原董事長雙雙辭職
4月10日, 廣譽遠公告,公司董事張斌及董事兼總裁苗輝的書面辭職報告,張斌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公司董事職務,辭職后,張斌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苗輝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公司總裁、董事及薪酬與考核委員會委員職務,辭職后,苗輝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
值得注意的是,張斌此前為廣譽遠名副其實的“掌門人”,曾兼任公司董事長、總裁兩大主要領導職務,后于2021年末辭任公司董事長一職。
據廣譽遠之前公告顯示,張斌,1973年1月出生,研究生學歷,曾任西安東盛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陜西東盛醫藥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廣譽遠中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總裁、總裁、董事長,現任廣譽遠中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苗輝,1975年10月出生,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EMBA。2001年至2022年6月,苗輝供職振東制藥,在這21年中,苗輝歷任振東制藥吉林省區總經理、大區總監、招商事業部總監及北京朗迪制藥總經理兼朗迪董事和振東制藥副總裁等。朗迪鈣是苗輝在振東制藥打造的爆款產品。
2022年7月-2022年9月任廣譽遠中藥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2022年9月,任廣譽遠中藥股份有限公司總裁;2022年10月,任廣譽遠中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廣譽遠,連續多年財報存虛假
3月25日廣譽遠公告顯示,收到山西證監局下發的《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廣譽遠及7名責任人擬合計被罰2110萬元。其中,張斌作為時任董事長、總經理、董事,被罰500萬并10年證券市場禁入。
廣譽遠2016年至2021年年報“買斷式銷售”模式披露不真實,在子公司山西廣譽遠與部分下游商業公司存在“產品發生滯銷及近效期,可無條件退貨”約定的情況下,向部分下游商業公司實施壓貨,濫用“出庫即確認收入”會計政策,提前確認銷售收入。同時,對銷售費用處理不正確,部分銷售費用存在歸屬期間不準確或會計處理不符合企業會計準則規定的情形。
2016年-2023年上半年期間,廣譽遠虛增營業收入合計1.58億元,虛減銷售費用合計4742.61萬元,虛增利潤合計2.04億元。
近三年,高管頻變動
據不完全統計,在廣譽遠財務造假的逾7年時間里,經歷多次高層變動。
2021年7月16日,廣譽遠控股股東由東盛集團變更為晉創投資,實際控制人變更為山西省國資委;2021年9月3日,晉創投資將其持有的公司全部股份對應表決權委托給神農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簡稱神農集團)行使,公司控股股東變更為神農集團,實控人仍為山西省國資委。
自省屬重點國企神農科技集團“入主”以來,廣譽遠這家知名上市藥企董事會及經理層便迎來大調整,包括神農科技集團原董事長鞠振、集團原副總楊波、集團現董事長李曉軍在內的多位省屬國資背景高管進入董事會,鞠振、楊波先后兼任公司董事長,與此同時,原“東盛系”董事會、經理層人員則加速“撤離”。
2021年12月6日,張斌辭任董事長,由鞠振繼任。 2022年3月1日,傅淑紅辭任財務總監,聘任王俊波為新任財務總監。2023年12月,廣譽遠包括董事長在內的數名高管相繼有職務變動。其中,原董事長楊波因工作調整原因不再擔任董事長職務,并出任副董事長一職,李曉軍出任第八屆董事會董事長。另聘任王俊波、任巖為廣譽遠副總裁。
安宮牛黃丸多次漲價
廣譽遠如今主要從事中藥產品及保健酒的生產與銷售,中成藥業務為核心業務,擁有龜齡集、定坤丹、安宮牛黃丸、牛黃清心丸四大核心品種,龜齡集與定坤丹更是國家保密品種。
2022年初,中成藥迎來一波漲價潮,包括廣譽遠在內的多家企業均宣布上調部分產品價格。廣譽遠旗下核心產品安宮牛黃丸也多次提價。
其中,2022年1月15日起,安宮牛黃丸(雙天然普通裝,3g/丸)定價880元/丸。根據廣譽遠2021年年報,安宮牛黃丸(3g/丸)的集采中標價為398元/丸-758元/丸。
2022年3月11日,廣譽遠在上證e互動平臺回復投資者提問時表示,2022年4月1日起,安宮牛黃丸(精品系列、鐵盒裝)零售價格調整為980元/丸,安宮牛黃丸(精品系列、木盒裝)零售價格調整為1680元/丸。
年報顯示,2022年,廣譽遠安宮牛黃丸(雙天然)、安宮牛黃丸(體培)分別實現銷售量778605丸、150331丸,同比增加0.45%、16.32%,其中安宮牛黃丸(雙天然)生產量較上年增加32.77%。若據此計算,漲價后的廣譽遠安宮牛黃丸(雙天然)2022年銷售額已超7億元。
參考:企業公告 新京報
聲明:本文系藥方舟轉載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臺觀點。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與本網站留言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