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01 14:02:23來源:藥政瀏覽量:317
1
《醫療衛生領域人工智能的監管考量》
10月19日,WHO發布《醫療衛生領域人工智能的監管考量》報告,系統梳理了人工智能系統開發和應用過程中的關鍵監管要點,包括文檔和透明度、風險管理、臨床驗證、數據質量、隱私保護以及利益相關方參與等方面,旨在為開發者、監管機構和醫療從業人員等相關方提供監管參考,促進人工智能技術在醫療保健領域的安全有效應用。
2
《藥品生產和生物研究監測設施的遠程交互式評估》
10月25日,FDA發布《藥品生產和生物研究監測設施的遠程交互式評估》指南草案。該指南取代了2021年4月新冠公共衛生緊急事件期間發布的類似指南草案,解釋了 FDA 可以使用哪些遠程交互工具來要求進行檢查,包括但不限于新藥批準前檢查、許可前檢查、批準后檢查、監督檢查、跟進或合規檢查以及生物研究監測(BIMO)檢查。
3
《肽類藥物的臨床藥理學思考》
近日,FDA發布《肽類藥物的臨床藥理學思考》指南草案。該指南為多肽藥物開發提供了多條臨床藥理學方面的建議考量,包括肝損傷、藥物間相互作用(DDI)、QTc延長風險和免疫原性風險等,這些因素對于多肽藥物的藥代動力學、有效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影響。
4
Q9(R1)質量風險管理培訓資料
10月13日,ICH發布一批關于Q9(R1)質量風險管理的培訓資料,以補充其修訂后的Q9(R1),旨在協助制藥行業掌握新修訂的指南。該指南更新了已有18年歷史的原始指南,涵蓋了對質量風險管理 (QRM)的原則、一般QRM流程、風險管理方法、QRM與行業和監管運營的整合。
5
《新藥和生物制品的獲益-風險評價》
6
《科技倫理審查辦法(試行)》
10月8日,科技部、教育部、工信部等10部門聯合印發《科技倫理審查辦法(試行)》,旨在規范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等科技活動的科技倫理審查工作,強化科技倫理風險防控,促進負責任創新。該辦法重點解決了科技倫理審查職責不明確、審查程序不規范、機制不健全等問題,從健全體系、規范程序、嚴格標準、加強監管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措施并作出相關規定。
7
《藥物臨床試驗方案提交與審評工作規范》
10月13日,CDE發布《藥物臨床試驗方案提交與審評工作規范》。臨床試驗方案是藥審中心對臨床試驗申請開展審評和基于臨床試驗方案進行溝通交流的核心資料,臨床試驗方案設計關系到藥物臨床試驗的質量,同時也是保障受試者安全和獲得高品質數據的關鍵內容。該規范旨在提高藥品注冊申請人撰寫臨床試驗方案的質量,規范臨床試驗方案有關溝通交流和各類注冊申請,提高臨床試驗方案的審評質量。
8
《關于化學原料藥再注冊管理等有關事項的公告》
10月13日,國家藥監局發布《關于化學原料藥再注冊管理等有關事項的公告》。該公告進一步明確了化學原料藥批準通知書發放、再注冊、注銷批準證明文件等有關事宜,并給予一定再注冊過渡期。
9
《原料藥及中間體連續制造指導原則》團體標準
10月17日,中國化學制藥工業協會發布《原料藥及中間體連續制造指導原則》團體標準,主要內容包括七個章節:范圍、規范性引用文件、術語和定義、連續制造概念、工藝開發、工業裝置、質量控制。該指導原則填補了我國在原料藥及中間體連續制造領域的技術標準空白,旨在促進我國制藥行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發展。
10
《關于加強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委托生產監督管理工作的公告》
10月23日,國家藥監局發布《關于加強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委托生產監督管理工作的公告》,旨在針對性加強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委托生產的監督管理,落實持有人委托生產藥品質量安全主體責任,保障藥品全生命周期質量安全,提升行業門檻,規范行業秩序。該公告重點提及生物制品、中藥注射劑、多組分生化藥的委托生產管理。
11
《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委托生產現場檢查指南》
10月24日,國家藥監局印發《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委托生產現場檢查指南》。該指南就機構與人員、質量管理體系、持有人對受托生產的管理等事項做出具體要求,旨在進一步落實持有人的質量主體責任,更好推動落實持有人委托生產藥品質量安全主體責任,保障藥品全生命周期質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