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醫藥行業逐漸適應了集采,當醫保談判開始顯露些許的溫和,當大家以為最寒冷的時候即將過去的時候,命運多舛的醫藥股們,在2023年8月7日,又一次集體遭受了慘痛的重創。
在A股全市場超過400多個醫藥股中,僅僅不超過20家以上漲收盤,其余悉數下跌,即使是作為龍頭企業的恒瑞醫療、邁瑞醫療等昔日的大白馬們,跌幅也絲毫沒有客氣。

昨天,所有的醫藥股,無論是創新藥,還是醫療器械,甚至是醫療服務,都遭到了無差別的拋棄。粗略估算,全市場醫藥股的市值,合計跌去了大約2000億。換個說法,所有醫藥股的投資者,昨天一天就集體虧損了大約2000億。
這可能是A股有史以來,所有醫藥投資者們遭遇的最黑暗的一天。
究其原因,還是在上周以來,在無數醫藥反腐信息不斷刷屏的刺激下,各路資金的恐慌情緒的在二級市場的直接反饋。雖然醫藥界的反腐早就并非什么新鮮事物,但是從各方面消息來看,這次確實有點不一樣。有媒體認為,這次反腐的多部門聯動,級別之高,執行之堅決,聲勢之浩大,是前所未有的。從執行層面來講,不僅連續出臺紅頭文件,還實實在在地把昔日高高在上的院長們、董事長們帶走了,這次是真的想解決問題。但是我們始終認為,若干年后再回頭看這段發展歷史,這會是一個行業向上的明確拐點,而不是向下的拐點。
這將是一個驅逐行業劣幣的過程,而絕不是把整個桌子掀掉的過程。此次的醫藥行業反腐,是對被扭曲和綁架的臨床治療市場進行一次由上而下的徹底厘清,重新構建更健康的行業生態。
以劣質藥物和帶金銷售來渾水摸魚者終將被淘汰,真正有確切療效的優秀藥物與醫療器械,終將占領臨床治療市場。之所以得出這個結論,最底層的邏輯是:無論醫藥行業的規則和利益結構如何調整和規范,人民群眾對于醫療健康的終極需求永遠不會改變。
在2012年底,“八項規定”,“禁酒令”等政策出臺,白酒被媒體和社會各界集中火力痛批,整個白酒行業一夜之間進入寒冬。受此影響,白酒行業也受到了嚴重的沖擊。僅僅2012年11月至2013年12月,茅臺13個月的跌幅達到68%。但是市場對于茅臺酒的需求并不會消失,此后茅臺酒由公務消費轉向大眾消費,也締造了之后10余年的股價神話。此次醫藥界反腐,大概率也會重復類似的路徑:短期沖擊不可避免,優質企業的長期愿景依然樂觀。這次規格空前的醫療反腐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減少醫療產業鏈條中的不合理競爭,促使真正的創新、真正具備臨床價值的藥品、器械被合理地使用,是行業正本清源的必由之路。展望未來,我們更應對行業充滿信心,優秀的企業經歷各種變化的洗禮,其適應變化的能力和競爭力會越來越強,在打贏這場淘汰賽后,將給投資者帶來豐厚的回報。聲明:本文系藥方舟轉載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臺觀點。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與本網站留言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