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06 09:34:03來源:醫藥觀瀾瀏覽量:461
根據中國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CDE)官網,在剛剛過去的5月份,有多款1類新藥獲得臨床試驗默示許可,其中首次在中國獲批臨床的抗腫瘤1類新藥有約30款。這些新藥包含了抗體療法、細胞和基因療法、小分子新藥,以及放射性核素偶聯藥物(RDC)、抗體偶聯藥物(ADC)等當下熱門的新藥研發形式。
按照新注冊分類,“1類新藥”是指尚未在全球任何國家和地區獲批上市的藥物。這類新藥往往代表了藥物研發領域的前沿方向,它們獲批臨床也讓廣大存在未滿足臨床需求的患者看到了希望。本文中就讓我們看看5月獲批臨床的1類新藥都有哪些?(完整數據詳見文末表格) 。
截圖來源:CDE官網
經過梳理發現,5月獲批臨床的抗腫瘤1類新藥中包含了十余款抗體療法,涵蓋融合蛋白、單抗、雙抗以及多特異性抗體。如:和鉑醫藥靶向B7H7的單抗HBM1020,擬開發治療晚期實體瘤;諾艾新生物非IL-2阻斷型CD25單克隆抗體9MW3911注射液,擬開發治療晚期惡性腫瘤;安進(Amgen)/百濟神州靶向DLL3和CD3的雙特異性T細胞銜接蛋白(BiTE)tarlatamab,擬用于接受含鉑一線化療后的復發性小細胞肺癌受試者;賽諾菲(Sanofi)在研的靶向CD123的NK細胞接合劑SAR443579,也是一款創新多特異性抗體分子,它通過激活NK細胞來殺傷癌細胞,擬開發治療12歲及以上復發/難治性惡性血液病。
抗體療法之外,5月獲批臨床的抗腫瘤1類新藥中還包含了多種細胞和基因療法(CGT)。如:恒瑞源正T細胞受體(TCR)-T產品HRYZ-T101注射液,擬開發用于人乳頭瘤病毒18亞型陽性(HPV18+)的實體瘤;諾未科技靶向GPC3的DNA核酸藥物NWRD06裸質粒DNA注射液,這是一款體內基因治療藥物,擬用于GPC3陽性原發性肝細胞癌根治術后患者;中生康元生物個性化腫瘤樹突狀細胞(DC)疫苗注射液,擬用于治療惡性實體腫瘤。
此外還有RDC、ADC類新藥以及多款小分子1類新藥獲批臨床。比如:遠大醫藥引進的靶向生長抑素受體(SSTR)的RDC產品镥[177Lu]依多曲肽注射液,擬開發用于神經內分泌腫瘤;阿斯利康(AstraZeneca)靶向EGFR-cMET的ADC產品AZD9592,擬單藥和與抗癌藥物聯合用藥治療晚期實體瘤;映恩生物靶向HER3的ADC產品注射用DB-1310,擬用于晚期/轉移性實體瘤。小分子1類新藥則涵蓋了KAT6、CDK7、SHP2等創新靶點,來自輝瑞(Pfizer)、同源康醫藥、海正藥業等公司。
數據來源:CDE官網、各公司公開新聞稿。統計日期范圍:5月1日~5月30日。本表根據公開資料梳理,如有遺漏,歡迎補充。
聲明:本文系藥方舟轉載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臺觀點。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與本網站留言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