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06 14:44:45來源:思齊俱樂部瀏覽量:347
隨著上市公司2022年財報的陸續披露,上市藥企的家底也被一一“曝光”。
當頭部Biotech,如百濟神州、信達生物、君實生物等憑借先發優勢,在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的時候,還有一些Biotech卻遭遇融資懸崖,正耗盡資金。
按照2022年底的賬上現金,以及2022年全年的研發費用支出,假設研發強度不變,二者之比代表Biotech手上的現金還可以支持多長時間的研發。
根據這種算法,至少有15家上市藥企賬上的現金不足以支撐2年的研發支出。其中,情況最危急的可能就是邁博藥業了,其次是永泰生物,兩者賬上現金都不足1億元。如果按照公司2022年的研發投入,兩家企業可以支撐的時間分別為0.23年和0.33年,這還不算其他行政費用等支出。
邁博藥業
賬上資金只剩0.34億
根據邁博藥業發布的年報顯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營收5591.8萬元,研發支出約1.48億元,凈虧損約2.11億元,賬目現金僅剩0.34億元。如果按照去年的研發支出計算,邁博藥業的現金僅夠支撐0.23年,而且這還沒算上去年接近1億的行政開支。
其實早在去年一季度末的時候,邁博藥業就已經被媒體爆出現金危機,二級市場融資也是困難重重。當時,邁博藥業還在進行擴張計劃,包括建造大規模單克隆抗體原液生產線以及兩條藥品灌裝線,并拓展實施CDMO業務。
不過從其全年收入來看,CDMO收入僅2376萬元,并不能解決邁博藥業多條研發管線并進的燃眉之急。另外,邁博藥業2022年全年藥品銷售收入均來自生物類似藥英夫利西單抗,共計2154萬元,僅占全年總營業收入的39%,銷售收入只能覆蓋研發開支的15%。目前,邁博藥業仍有6款藥物處于臨床試驗階段,這意味著,研發方面公司仍然在“燒錢”。
同時,經營承壓使得投資者的信心消減,邁博藥業股票價格也從發行價1.5港元持續跌至今日的0.7港元,跌幅超過五成。并且,公司股票換手率長期保持在0.1%以下,經常全天“零”交易,想要通過二級市場融資的可能性較低。
不過,邁博藥業也在努力轉型,其在年報中表示:2023年將擁有4萬升的大分子產能,將在不影響自身產品研發的情況下,積極開展CDMO業務。
永泰生物
資金僅夠支撐0.33年
正在遭遇現金危機的不僅有邁博藥業,還有永泰生物。截至去年底,永泰生物手上的現金僅剩0.58億元。如果按照去年1.76億元的研發費用支出計算的話,這些現金僅夠公司支撐0.33年。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永泰生物還未有產品商業化和營業收入,并且還有多個臨床試驗正在進行中。也就是說,永泰生物在研發上還需要花大價錢。根據財報顯示,永泰生物2022年其他收入約910萬元。
要知道Biotech在每一個里程碑階段都需要資金的支持,如果資金斷流必將陷入困境。在這種情況下,Biotech只能被迫開源節流,先爭取活下去。
去年6月,三葉草生物就因為現金問題“斷臂求生”,暫停了三個項目的投入,集中資源開發新冠疫苗。緊接著8月,云頂新耀也選擇“斷舍離”,把開發和商業化拓達維的獨家權利轉讓給Immunomedics;11月,基石藥業也暫時關停了蘇州生產基地;另外,和鉑醫藥也通過授權項目或合作開發項目實現開源節流……
創新藥研發不僅是技術之爭,也取決于企業的戰略能力與資金充盈情況。主要為科創類企業提供金融服務的硅谷銀行(SVB)就曾對媒體表示,2023年“(融資)懸崖”將變得更加陡峭。也就是說,融資不理想甚至面臨關閉的公司將越來越多。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