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9 15:09:29來源:氨基觀察/ 氨基君瀏覽量:196
導讀:Claudin18.2靶點,是體現(xiàn)中國創(chuàng)新藥行業(yè)崛起的一面鏡子。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國內當前有50余款Claudin18.2靶向藥處于研發(fā)階段;該靶點不僅入局者眾,參與角逐的技術路線更是多樣,包括單抗、雙抗、ADC和CAR-T。
悄然間,國內藥企已經主導了Claudin18.2靶向藥這一研發(fā)領域。在體現(xiàn)創(chuàng)新實力提升的同時,Claudin18.2靶點也體現(xiàn)了國內藥企的擔當所在。
創(chuàng)新藥研發(fā)向來九死一生,Claudin18.2靶點更是如此。在今年11月份之前,全球還沒有一款Claudin18.2靶向藥踏過3期臨床。
換句話說,該靶點的成藥性尚未得到確證。入局的眾多國內藥企,都可能面臨血本無歸的局面。
好在,Claudin18.2靶點“是否能夠成藥”的問題,日前終于有了答案。
11月17日,日本藥企安斯泰來宣布,其Claudin18.2抗體IMAB362首個三期臨床成功:
針對Claudin18.2陽性/HER2陰性的復發(fā)性轉移性胃癌患者,IMAB362化療組合不僅達到無進展生存期主要終點,同時達到總生存期的次要終點。
率先沖出重圍的安斯泰來,徹底打消了市場關于Claudin18.2靶點能否成藥的疑慮,也宣告了國內藥企的努力不會白費。
值得關注的是,Claudin18.2靶點的未來,大概率屬于國內藥企。因為IMAB362分子存在缺陷,雖然拿下FIC桂冠,卻難以抵擋后來者的沖擊。
那么,未來哪家國內藥企能夠勝出?
01
種子選手
雖然Claudin 18.2靶點專為靶向藥研發(fā)而生,但要想研發(fā)一款成功的Claudin18.2靶向藥卻不容易。藥企們面臨的一大障礙,是靶向藥的選擇性問題。
因為Claudin18.2的“同胞兄弟”Claudin18.1,在細胞外結構域中豐富表達,且與Claudin18.2僅相差8個氨基酸。
這導致,一旦靶向藥對Claudin18.2的選擇性不夠,就容易錯誤的與Claudin18.1結合,影響藥物治療效果的同時,還會對人體帶來較強的副作用風險。
畢竟,Claudin18.1與Claudin18.2不同,除了在腫瘤細胞上表達外,還廣泛分布于人體的正常細胞中。
依此看,在國內眾多入局Claudin18.2靶向藥研發(fā)的藥企中,有希望脫穎而出的種子選手大致需要符合兩個條件:
一是具備高選擇性分子研發(fā)能力,證明其未來具備可能性;二是至少擁有具備說服力的臨床數(shù)據(jù)的驗證,如果沒有足夠多的數(shù)據(jù),問題就暴露不出來。
目前,同時符合兩大基準的種子選手,暫時只有創(chuàng)勝集團和科濟藥業(yè)。
創(chuàng)勝集團的TST001是一款單抗,其通過獨特的表位設計,僅與Claudin18.2結合,而不與Claudin18.1結合。
由于TST001是全球進展第二的Claudin18.2靶向藥,安全性和療效數(shù)據(jù)已得到充分驗證。
2022年ESMO大會上,創(chuàng)勝集團公布了TST001聯(lián)合CAPOX,作為晚期或轉移性胃癌、胃食管連接部癌一線治療的中期數(shù)據(jù):
根據(jù)RECIST1.1標準,15例可測量病灶的患者疾病控制率高達100%,其中73.3%的患者腫瘤呈現(xiàn)部分緩解。
根據(jù)RECIST1.1標準,部分緩解指的是“腫瘤病灶直徑之和,比基線水平減少至少30%”。這是實體瘤療效評價標準中的關鍵指標,說明患者對治療有積極響應。因此,中期數(shù)據(jù)中73.3%的緩解率,代表著更多的患者,有可能從治療中實現(xiàn)生存獲益。
在實現(xiàn)更高緩解率的同時,TST001的安全性也極為出色:
治療中出現(xiàn)的不良事件(無論有無因果關系),超過80%為輕微的1-2級,且主要是惡心、嘔吐、貧血等可控反應,并沒有導致停藥情況的發(fā)生。
這些數(shù)據(jù)無疑表明,TST001已具備成為種子選手的能力。
科濟藥業(yè)的CT-041則是一款CAR-T療法。CT-041由經融合了人源化的抗Claudin 18.2單鏈片段變體的CAR遺傳修飾的T細胞組成,具備有效靶向及消除在細胞表面表達Claudin 18.2的腫瘤細胞的可能。
目前,CT-041針對晚期胃癌/食管胃結合部腺癌的研究,已經處于確證性Ⅱ期臨床實驗。若后續(xù)臨床數(shù)據(jù)優(yōu)異,CT-041也將成為潛力黑馬。
除此之外,包括信達生物等一眾選手,也在埋頭前進。眾多國內各位種子選手正躊躇滿志,向Claudin 18.2靶點的至高點發(fā)起沖擊。
02
虎口奪食
面對IMAB362這個暫時性的領先者,國內企業(yè)各有競爭策略。不同選擇,根植于這些公司過往經驗,可調動資源和對自身產品的信心。
大部分企業(yè)選擇從末線治療做起,比如科濟藥業(yè)的CT-041或康諾亞的Claudin 18.2 ADC藥物CMG901等。
也可以理解,對于新療法來說,末線治療是最合適的切入點,這既符合倫理也最保險。
但對于腫瘤藥物來說,只有成為一線療法面向更多患者,才能最大程度證明其價值所在。因此,全球重磅炸彈藥物的研發(fā)路徑相對一致,經過多年臨床試驗,實現(xiàn)從末線再到一線的擴展。
一線療法,必然也是Claudin18.2靶向藥的至高點。也正因此,安斯泰來的單抗藥物IMAB362,從一開始就選擇聯(lián)合化療沖擊胃癌一線療法。
部分國內藥企沒有避其鋒芒,而是選擇虎口奪食,比如創(chuàng)勝集團的TST001。
正如上文提及,TST001正在開展聯(lián)合CAPOX,作為晚期或轉移性胃癌、胃食管連接部癌一線治療的臨床研究,且進度全球第二。目前,TST001該研究的中美III期臨床試驗正處于計劃階段。
與此同時,TST001又和胃癌新晉一線療法O藥展開聯(lián)合攻堅,形成了差異化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創(chuàng)勝集團是全球首家開展Claudin18.2/PD-1/化療聯(lián)合療法的公司,有望引領下一輪一線胃癌治療領域的方案,拉開與其它選手的差距。
就現(xiàn)狀而言,安斯泰來的IMAB362/化療組合,能否挑戰(zhàn)O藥/化療組合,還有待進一步的臨床數(shù)據(jù)披露。根據(jù)安斯泰來披露的2期臨床數(shù)據(jù):
針對Claudin18.2高表達人群,IMAB362/化療組合有一定優(yōu)勢(非頭對頭),但鑒于Claudin18.1、Claudin18.2的蛋白質序列重合度高達92%,因此篩選出真正的Claudin18.2高表達患者仍是一大挑戰(zhàn),這是影響該療法“成績”的一個變數(shù)。
相對而言,同樣是挑戰(zhàn)O藥/化療組合,創(chuàng)勝集團的TST001/O藥/化療組合勝算更大。
一直以來,PD-1抑制劑的療效,都受到患者PD-L1表達量的制約。患者PD-L1表達量越高的群體,臨床獲益情況越明顯;反之,則獲益情況越差。
這也是O藥/化療組合,在一線治療胃癌過程中的BUG所在。
雖然,O藥/化療組合對該群體所有患者都有效果,但對PD-L1低表達(CPS<5)患者群體,獲益風險比存在爭議。
針對低表達患者群體,O藥/化療聯(lián)合療法的生存獲益有所下降,而風險(副作用)則會相應提升(約10%)。
也正因此,歐盟雖然批準O藥/化療一線治療胃癌,但僅限于PD-L1 CPS ≥5的患者;日本批準O藥/化療一線治療胃癌沒有限定群體,但規(guī)定PD-L1在CPS<5或未知的情況下,應考慮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況和獲得后續(xù)治療的機會,再決定使用O藥/化療或單獨使用化療的治療手段。
而大部分Claudin18.2陽性胃/胃食管腺癌患者,都屬于PD-L1低表達患者。一項在中國展開的研究顯示, 約80%的Claudin18.2陽性胃/胃食管腺癌患者PD-L1 CPS<5。
這意味著,強悍的O藥/化療組合,在一線治療Claudin18.2陽性胃/胃食管腺癌患者過程中,充滿著變數(shù)。
正是基于此,創(chuàng)勝集團開展了TST001聯(lián)合O藥的一線治療胃癌的臨床研究。
理論上,Claudin18.2靶向藥可促進T細胞浸潤和抗原遞呈,從而提高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療效。
的確如此,在臨床前模型中,創(chuàng)勝集團的TST001在加入PD-1抑制劑及化療后,就產生了協(xié)同效應。
這一結果,無疑表明TST001/O藥組合有望解決O藥/化療一線治療胃癌存在的局限性,為那些可能無法從抗PD-(L)1治療中受益的患者,提供治療新選擇。
綜合來看,在一線胃癌領域圍追堵截,另辟蹊徑的創(chuàng)勝集團,面臨的變數(shù)或許也會更小。
03
決勝極限
對于一款創(chuàng)新藥來說,能否給更多患者帶來治療選擇,是衡量其價值的唯一要素。
就Claudin18.2靶向藥物而言,判斷誰能更上一層,首先要看能否坐穩(wěn)一線療法,這是最基礎的競爭力;其次要看能否覆蓋中表達,甚至低表達患者,這是決定天花板高低的最核心因素。
IMAB362的缺陷在于,其分子親合力較弱,導致療效受到患者腫瘤細胞Claudin18.2表達比例的牽制,只對高表達患者有效。
根據(jù)ClinicalTrials.gov,IMAB362聯(lián)合CAPOX作為晚期或轉移性胃癌及胃食管連接部癌一線治療的三期臨床,針對的只有Claudin18.2高表達(≥ 75%)患者。
而在所有實體瘤中,Claudin18.2高表達患者僅占33%—37%;在患者群體規(guī)模最大的胃癌領域,高表達患者占比更是僅有20%左右。
顯而易見,Claudin18.2靶點爭奪戰(zhàn)中,只有滿足低表達患者的臨床需求,才更具臨床價值。
目前來看,國內藥企脫穎而出的關鍵,是“優(yōu)化”分子的技術實力。
比如,創(chuàng)勝集團的TST001,通過不同的表位設計、降低抗體Fc區(qū)域的巖藻糖含量兩大舉措,使其抗體具備與腫瘤細胞更高的親和力、和NK細胞更好的結合效率的兩大潛在優(yōu)勢,最終擁有滿足低表達患者、超越IMAB362的潛力。
如下圖所示,根據(jù)創(chuàng)勝集團研究,TST001的ADCC活性顯著優(yōu)于IMAB362。
這一優(yōu)勢讓TST001具備覆蓋Claudin18.2中表達患者的可能。如下圖所示,根據(jù)今年9月創(chuàng)勝集團在ESMO公布的臨床數(shù)據(jù),TST001針對中表達患者效果同樣突出。
與此同時,創(chuàng)勝集團表示,未來還會在低表達患者中展開臨床研究。若TST001最終能夠覆蓋到中、低表達患者,無疑能夠超越IMAB362,做到全面領先。
當然了,不僅是創(chuàng)勝集團,國內其它藥企均有機會通過自身能力,設計出戰(zhàn)斗力更強的分子,上演后來居上的好戲。
信達生物布局多個技術路線的目的就在于此。目前來看,其Claudin18.2/CD3雙抗IBI389或有一定潛力。
IBI389“一只手臂“結合腫瘤細胞上表達的Claudin18.2,“另一只手臂”結合T細胞上的CD3,或具有高效率和高選擇性殺傷Claudin18.2腫瘤細胞的能力。
臨床前結果表明,在Claudin18.2低表達的細胞系中,IBI389仍能與腫瘤細胞結合,表現(xiàn)出明顯的抗腫瘤效應。
這意味著,IBI389后續(xù)有望覆蓋Claudin18.2中低表達人群,擴大潛在獲益人群范圍。當然了,IBI389能否達到目的,還需經過人體臨床研究的檢視。
參考海外藥企研發(fā)歷史,不管任何“技術”都存在變數(shù)。比如,在今年完成1期臨床之后,安進的Claudin18.2/CD3雙抗AMG 910已經悄悄的從公司管線中“消失”。市場推測,安進的AMG 910或許遇到了安全性問題。
總體而言,如何基于自身技術實力,改造出更優(yōu)效的分子,以觸達更廣泛的患者群體,也是所有管線還處于早期階段的國內藥企面臨的挑戰(zhàn)。
當然了,不管怎么說,隨著安斯泰來證明了Claudin18.2靶點的成藥性,Claudin18.2靶向藥物市場正超預期發(fā)展,具備競爭優(yōu)勢的公司,終究會跑得越來越快。
聲明:本文系藥方舟轉載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臺觀點。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與本網站留言聯(lián)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