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9 15:08:04來源:思齊俱樂部/四葉草瀏覽量:209
導讀:CXO龍頭企業又現巨額減持。
11月28日,國內CXO龍頭企業藥明康德股價重挫7.16%。大跌的起因,主要是源于11月25日晚間,藥明康德公告的新一輪股東減持方案。
據公告內容顯示,藥明康德實控人及一致行動人將在半年內擬合計減持不超6500萬股,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2.2%。此次減持將在今年12月1日至2023年5月31日期間實施。
如果以藥明康德11月25日收盤價81.94元/股計算,此次減持將最高套現約53.26億元。
其實,這已經是藥明康德年內的第二次大額減持,距離上一次減持完畢不到2個月。尤其在上次公布大額減持后,二級市場以跌停予以回應。目前,藥明康德股價已從去年最高點171.97元/股,一路跌至今日收盤的76.07元/股,市值已經腰斬。
減持不斷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減持只是藥明康德股東近年來多次減持行動中的一次。
據Wind數據統計,2019年8月13日至2021年10月9日期間,該公司重要股東累計減持81次。而且自去年以來,包括實控人在內的重要股東,已經累計套現70.44億元。如果再加上這次套現,累計套現將達到120億元。
去年8月17日至25日,短短8天時間,重要股東Summer BloomInvestments Pte. Ltd. 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減持,套現19.45億元。
進入2022年后,藥明康德股東減持的步伐仍未停止。
今年5月,藥明康德股東上海瀛翊投資,因違規減持29億元,受到中國證監會下發的行政處罰,并被處以2億元罰款。
今年6月,藥明康德再次發布股東減持公告稱,因自身資金需求,公司實控人控制的股東等擬合計減持不超過公司總股本3%的A股股份。按照當時的股價計算,減持金額接近100億。到9月底,減持時間過半,實控人相關方已經套現超22億元。
并且減持的不僅包括控股股東,從機構持倉來看,曾經重倉藥明康德的高瓴資本以及景順長城新興成長基金也已抽身離開,在藥明康德2021年中報披露的前10大流通股東名單中“消失”。
不過,有意思的是,與上述機構與股東先后用行動宣告離場不同,明星基金經理葛蘭反倒在近期持續看好藥明康德,其管理的中歐醫療健康基金近兩個季度連續加倉該公司。
CXO的隱憂
與股東減持相對的是,藥明康德的業績其實在持續上升,這與不斷下跌的股價形成鮮明的對比。
根據藥明康德第三季度報告顯示,今年前三季度,藥明康德實現營收283.95億元,同比增長71.9%;歸母凈利潤73.78億元,同比增長107.1%。此外,藥明康德還將2022年全年收入增長目標由68%-72%調整至70%-72%。
但是必須看到,2022年業績的高增長,很大一部分是新冠肺炎疫情相關業務的貢獻。有研究機構測算,若剔除新冠商業化項目,公司上半年整體業務收入同比增速很可能降至不足30%。并且,藥明康德來自美國客戶的收入占到了很大一部分。這些業績的長期可持續性一直是市場擔憂的重點。
另外,公司按業務分布劃分的話,國內新藥研發服務部的收入其實是呈現持續負增長的態勢,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側面印證了目前國內生物醫藥研發公司融資困難,業務發展謹慎,業務管線收縮的局面。
而且我們還要看到,目前CXO企業數量眾多,僅國內市場,藥明康德的競爭對手就有睿智化學、泰格醫藥、博濟醫藥、美迪西等。再加上越來越多的創新藥企跨界加入CXO,如東曜藥業、信達生物、和鉑醫藥,現在復宏漢霖也來了,競爭也將越來越激烈。
有行業人士預測,2023年后CXO行業將承受高基數下的增長壓力,行業也將面臨分化。即便對于藥明康德這家國內CXO龍頭來說,同樣也存在著長期發展需要面對的問題和外部風險,希望與隱憂并存。
參考資料:
[1] 財聯社:《藥明康德實控人關聯方又拋大額減持計劃 或為前次延續但減持方式有變》
[2] 中國基金報:《30萬股民要懵了?2400億大白馬,又突發利空!機構重倉,一年多股價腰斬...》
[3] 醫藥投資部落:《減持50億!2400億的CRO龍頭,核心股東又雙叒要套現》
[4] 醫谷:《藥明康德創始人等擬減持套現或超50億元,國內新藥研發服務部收入持續下降》
[5] 虎鯨財訊:《2000多億藥明康德大跌!減持100多億成股東提款機,30萬股民屢被割韭菜》
[6] 藍媒匯財經:《實控人擬減持套現近百億,藥明康德悄然生變?》
[7] 盛杰醫藥:《藥明康德控股“大戶”巨額減持!CXO賽道迎來變局?》
聲明:本文系藥方舟轉載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臺觀點。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與本網站留言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