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5 10:45:55來源:瞪羚社/Kris.瀏覽量:183
導讀:恒瑞醫藥的海外戰略進展,似乎出現了超預期的跡象。
11月21日,恒瑞醫藥發布公告:公司向美國 FDA 申報的釓布醇注射液ANDA(美國仿制藥申請)已獲得批準。
釓布醇注射液是一款造影劑,在國內乃至全球都有不俗的市場規模,全球相關劑型的銷售約4.95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市場除原研產品外,恒瑞醫藥該獲批產品為為首仿藥;據美國競爭性仿制藥療法法案,將獲得180天市場獨占期。
市場投資者可能會發出疑問:“雖然在美國獲批,但終究是仿制藥;諸如在美國獲得大量注射劑ANDA批文的健友股份,在國內也僅僅只有15-20倍市盈率的估值。亮點在哪里?”
恒瑞醫藥在美國仿制藥的申請&獲批,今年出現加速跡象。
2020年以前,恒瑞醫藥獲FDA批準的品種有14個,其中有10個注射劑。2020-2021年間,恒瑞醫藥僅獲得2個注射劑ANDA批文。
今年,恒瑞醫藥造影劑仿制藥ANDA出現井噴,4-5月公司的釓特酸葡胺注射液、碘克沙醇注射液ANDA也先后獲FDA批準。
值得一提的是,碘克沙醇注射液同樣成為美國市場的首仿藥,享受180天市場獨占期;數據顯示,碘克沙醇注射液相關劑型全球銷售額約為8.73億美元,恒瑞醫藥國內碘克沙醇注射液銷售額一度超過30億元。
截止目前,恒瑞醫藥在碘克沙醇注射液項目上投入接近1億人民幣。憑借著市場獨占期紅利、首仿地位,恒瑞醫藥有望迅速收回研發成本。
2018-2021年,恒瑞醫藥海外收入均在6-8億人民幣區間徘徊,占總收入比重不超過5%。
目前正值恒瑞醫藥受仿制藥集采影響的低谷期,隨著更多的仿制藥大單品海外獲批,在幫助恒瑞醫藥對沖國內集采壓力同時,幫助公司重回季度業績正增長。
海外仿制藥品種增加,對于恒瑞未來國際化,裨益豐富。
美國cGMP認證要求高、規范性更強,國內能通過的藥企較為稀缺,藥企如果一旦打通ANDA申請路徑,有機會迅速復制到其他品種。恒瑞醫藥仿制藥的“探路”,無疑為未來公司創新藥出海提供了夯實的基礎。
銷售渠道層面,在美國藥品銷售體系復雜,最大支付方實際上是商業保險,美國患者購買一種藥物,牽扯的利益群體不單單是制藥商、批發商、藥房,還包括醫生、藥房福利管理機構(PBMs)等。
在PBMs體系和商業保險主導的背景下,在美國銷售藥品的藥企與下游終端GPO、IDN/PN、零售商三大渠道保持良好關系至關重要;因為注射劑主要銷售給醫療機構,所以主要面向服務醫療機構和醫療團體的GPO、IDN/PN,通過招投標的形式獲取市場。
以健友股份為例,2019年收購了本土專注仿制藥注射劑產品的Meitheal Pharmaceuticals,一方面豐富自身自身ANDA管線&強化申報能力,另一方面則是看中了該公司的終端客戶資源與GPO、大型零售企業良好的關系。
公開信息中,恒瑞醫藥尚未明確海外銷售模式。最新數據顯示,恒瑞醫藥在美歐兩地已經建立了涵蓋醫學科學、臨床運營、注冊、藥理、統計、質量管理臨床研發團隊共計170余人。
參考百濟神州,PD-1、TIGIT均授權給MNC諾華,卻將最有潛力的單品BTK留下孵化自身全球銷售團隊,讓人看到了其成為Big Pharam的野望。
相信恒瑞醫藥也有屬于自己的Big Pharam夢,只是暫缺一款潛力的大單品。
今年5月成立的海外子公司Luzsana雖然背靠恒瑞醫藥龐大研發團隊、選取超過11個高潛力項目,單就目前公司已經進入三期的臨床管線分析,迎來海外創新藥收入的井噴仍然需要等待和積累,處于三期臨床的PD-1、PARP、JAK1、TROP等靶點管線除了審批具有不確定性外,在美國是否能打市場也存在很大疑問。
不過,恒瑞醫藥的業績拐點可能要比想象中更快到來。
除了預計2023年上半年恒瑞醫藥有望將仿制藥的影響大部分出清外,新獲批的創新藥面臨醫保談判、仿制藥出海順利、團隊精簡&股權激勵等多因素的補充,都能夠加速公司回到業績增長的正軌,進而反哺創新投入。
結語:這,也可能是恒瑞醫藥股價近期比大多數上市藥企走得更穩的核心原因。
聲明:本文系藥方舟轉載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臺觀點。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與本網站留言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