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8 14:31:09來源:思齊俱樂部/曹典君瀏覽量:315
金九銀十,九月和十月一向都是求職者的關鍵月份。但是因為2022年醫藥行業整體面臨優化,整體來說,九月和十月能夠放出的崗位并不多。
No.1 中藥研發相關崗位
獵頭也罷,公司的HRD也罷,CRO也罷,工業也罷,現在最難招的是中藥研發有十年工作經驗的有成功申報項目的人員,特別是制劑研發崗。
其實大家想想也知道,前面十年因為中藥研發一年都批不了幾個項目,大部分中醫藥大學培養的中藥研發的研究畢業生,紛紛都轉行至化學藥的研發,或者放棄研發去做其它工作了,從而直接導致了中藥研發崗的斷層。今年政策的導向下,中藥研發又重新熱起來,但是找人干活成了難事。
中藥研發因為政策的變化,過往的經驗并不一定足以支持現有法規要求的項目研發范圍,因此,所缺的人才實際上是要既懂技術又通政策法規,特別是了解中藥研發未來發展的趨勢,畢竟很多法規還要在摸索中完善。這樣的背景下,中藥研發的負責人的崗位就更難找了。
現有比較完整體系的中藥傳統工業企業的技術人員也會是下一步獵頭的熱點,因為研發崗招不到,就只能降級招人,要不就是讓技術人員升級到研發人員,要不就是降低工作經驗要求招人培養。
當然,如果做仿制藥的研發人員覺得自己可以轉型,公司也給機會,也有可能從公司內部先轉,做一兩個項目出來有成功經驗后可以再跳。中藥研發的機會至少還有五年的窗口期,但是仿制藥的項目基本上這三年都很難找到工作。
除了中藥研發負責人,有培訓年限要求且法規一開始執行就要求3年工作經驗的藥物警戒負責人同樣是稀缺的,這個崗位限制了CRO和CSO企業拿藥品生產企業B證資質,現在也是一將難求的狀態。預計兩年后這個崗位的需求才會逐步被滿足。
No.2 創新支付相關的崗位
互聯網藥品法規已經開始落地了,數字化業務也就有了承接的渠道。如何搭建互聯網平臺和醫院以及藥品之間的在線醫療購藥和藥品配送服務,以及如何和金融/保險機構設計符合國家法規要求的產品,創新藥、線下藥店連鎖和線上平臺都開始創新地建立創新支付/醫藥商務的相關崗位。
通常商務崗位的人更傾向于熟悉互聯網醫療的需求,知道患者通常需要的OTC藥品和平常購買不了特殊的處方藥,更要熟悉配送線上和線下的網絡搭建。
創新支付的崗位常常需要做市場調研、支付結構的設計,更要了解不良反應、藥品療效相關的險種談判、費用測算和評估。
這塊的人才比較難找主要是因為屬于全新的領域,需要學習力強及愿意接受挑戰的人,畢竟提出一個全新的方案會受到方方面面的挑戰。
No.3 藥品拓展BD
BD依然是供需兩旺的崗位,但是因為創新藥的融資難已經成為藥企目前急著要解決的難題。因此賣項目的BD和能夠談國際化對外合作的BD變得熱起來了。
能夠做賣方BD的,通常都是掌握對外合作買方的資源的。但是由于在賣的項目實在有點多,包括頭部企業也一心想把靶點激烈的在研項目打包賣出去,商業化交給別人去實現,目前賣方BD的壓力是很大的。通常就只能拿到底薪拿不到獎金包。
買方BD的崗位也是有的,常見那幾家一直招不到人,或者崗位壽命平均不到一年的那幾家BD,通常這些崗位,BD行業內部都基本知道咋回事了,崗位職責不清晰、文化很難適應、以及業績指標期望過高的崗位,會去的通常還是想去鍍層金或者實在找不到工作去混的人。最近的行業狀況,大部分BD還是選擇安于現有職位,再不行就去戰略部、立項部甚至去當董秘去了。
展望
著名企業的名言名句“把寒氣傳遞給大家”,在招聘崗位上已經可以看到了。
整體而言,醫療器械行業還是優于藥品行業的,特別是后疫情時代,基層醫療為了保證基礎疾病的患者情況,就有了一批批的器械設備采購單。器械企業的日子總歸比藥品企業要好太多。
藥品行業來說,研發的日子比營銷好太多,創新藥雖然說已經很難融到錢,但是藥品研發的藥學研究、藥理研究(藥物代謝)還是有崗位需求的。
聲明:本文系藥方舟轉載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臺觀點。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與本網站留言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