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06 15:51:37來源:思齊俱樂部瀏覽量:318
股價連續走高,恒瑞醫藥已經走出“至暗時刻”了嗎?
近兩個月以來,恒瑞醫藥股價強勢反彈,截至今日發稿,股價最高報收41.59元/股,漲幅約40%。
歷經一年多“至暗時刻”的恒瑞醫藥,如今開始逆風翻盤了嗎?
靠什么反彈?
去年,恒瑞醫藥創下20年以來最差成績,年營收、凈利潤雙雙下滑。股價也從去年1月歷史最高位97.22元/股一路下行,跌至今年4月最低時的27元/股。僅僅1年多的時間,恒瑞醫藥市值就蒸發了4000多億。
今年一季度,恒瑞的營收和利潤同樣延續了去年的下滑趨勢,其中,營收同比下降20.93%,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17.35%。
在業績持續下滑的情況下,近期恒瑞醫藥的持續反彈到底是“探底回升”還是“回光返照”?那么,是什么因素導致了近期恒瑞的強勢反彈?
曾經,恒瑞賬上僅剩8萬元瀕臨倒閉,孫飄揚首次將抗癌針劑VP16制成膠囊,幫助藥廠度過危機。廠子活下來后,孫飄揚又拿出一年的營收押注異環磷酰胺,斥資120萬從高校買來專利權,后來推廣上市實現了真正的翻盤。
此次,恒瑞逆勢翻盤與其自我造血能力不無關系。有投資機構人士表示,恒瑞用10年布局創新藥,2023年-2024年將是其第二個收獲期。如今,創新藥的稀缺價值也得到了很好的驗證。
最近引人關注的是6月29日獲批上市的二代AR抑制劑瑞維魯胺。AR抑制劑是前列腺癌等疾病的重要治療藥物,二代抑制劑較第一代產品有更強的AR抑制作用。據公司公告及WHO數據,2021年二代AR抑制劑全球銷售額近63億美元。2022年下半年,恒瑞還有4款創新藥管線有望獲批,包括DPP-4抑制劑、PI3K抑制劑、CYP51酶抑制劑和PD-L1單抗。
除了上述利好外,7月1日恒瑞公告稱,他克莫司緩釋膠囊獲得藥監局的藥品注冊證書。他克莫司緩釋膠囊由安斯泰來研發,在海外多個國家已經獲批上市。除恒瑞醫藥外,國內尚無他克莫司緩釋膠囊仿制藥獲批上市。
7月4日,恒瑞醫藥董秘回復投資者的問題時表示,公司有60余款創新藥正在臨床開發,其中10余款創新藥處于Ⅲ期臨床階段。
據悉,從2011年6月至2022年6月的11年時間里,恒瑞醫藥一共有11款創新藥獲得了國家藥監局的上市批準。恒瑞在2021年中報時介紹,公司的創新藥業務占比為39.15%,2022年有望提升至50%以上。
與此相對應的是,恒瑞研發投入也是大幅增長,2021年研發投入達62億元,創下歷史新高。
借助外力很重要
不過,恒瑞親歷親為、大包大攬的傳統做法已經不再適應如今的市場環境,不能用昨天成功的經驗來應對今日的新挑戰。
此次,恒瑞的觸底反彈或許也是去年孫飄揚重出江湖以來的多項舉措的間接反饋。孫飄揚重掌恒瑞后做了許多新的嘗試與布局,如加快license in和國際化步伐、子公司瑞石生物單獨融資等,有的尚未開始著手,如裁撤管線、集中布局等。
去年,恒瑞先后4次出手,從Biotech手中引進多款已完成臨床3期即將報產的創新藥品。與大連萬春的交易金額,更是刷新了本土BD的交易記錄,顯示出恒瑞向Biotech購買創新產品的開放心態。
在國際化戰略上,恒瑞當前在海外無論是研發還是銷售也已形成了一定的布局,并不輸任何一家國內創新藥公司。
根據其2021年年報,恒瑞在2021年的海外研發投入已經達到了12.36億元,占總體研發投入比重的19.93%,這一數字甚至超過了國內許多Biotech的研發投入總額。高額投入下,恒瑞的海外臨床試驗也取得了諸多進展。
5月份,恒瑞醫藥還成立了全資子公司,負責公司管線產品的國際化。
另外,6月7日,恒瑞醫藥出資20億,設立上海盛迪生物醫藥私募投資基金合伙企業,屬于公司資本化布局中少見的“大手筆”。對于“不差錢”的恒瑞來說,如何利用手上的資金,通過投資并購獲得更大收益,完成創新轉型也是其核心布局之一。與此前的投資相比,此次恒瑞醫藥的投資目的更加清晰明了。
總而言之,行業和資本對恒瑞還是充滿信心。無論是創新藥投入,還是海外布局,或是成立私募基金,恒瑞舍得花錢去換取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持續發展。
獲批產品方面
江蘇恒瑞2022年上半年創新藥獲批2個品種3個規格,分別是瑞維魯胺片(單規格)和馬來酸吡咯替尼片(2規格);
仿制藥獲批8個品種11個規格,其中他克莫司緩釋膠囊、釓布醇注射液、地夸磷索鈉滴眼液、昂丹司瓊口溶膜、對乙酰氨基酚甘露醇注射液和尼莫地平口服溶液等6個首仿;
通過一致性評價的品種有3個:酒石酸布托啡諾注射液、格列齊特緩釋片和釓特酸葡胺注射液。
此外,2022年上半年江蘇恒瑞創新藥方面共獲得了41個受理號,其中化藥1類21個,生物藥7個,化藥2類13個;化藥1類和生物藥1類均為申報臨床,改良新藥方面,報產4個,申報臨床9個。
仿制藥申報方面,上半年恒瑞只提交了地夸磷索鈉滴眼液的上市申請(受理號CYHS2200256)。
至于恒瑞的未來如何?拭目以待......
參考資料:
1、藥事縱橫:《恒瑞11款創新藥,平均研發費用3億!》
2、投資家網:《二十年來最差成績單,市值蒸發4000億,“藥茅”恒瑞醫藥“渡劫”》
3、瞪羚社:《反彈如潮的恒瑞:神秘力量助攻,開始蘇醒》
4、醫藥經濟報:《恒瑞超10款新藥獲批,刷新市場投資預期!股價連續走高,市值暴漲350億!》
5、界面新聞:《錯位、崩塌與自救,一個圈內老兵眼中的恒瑞醫藥》
聲明:本文系藥方舟轉載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臺觀點。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與本網站留言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