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5 15:43:02來源:藥智網瀏覽量:493
作者:青檸
近日,凱萊英發布2022年一季度報告,營業收入20.62億元,同比增長165.28%;歸母凈利潤4.99億元,同比增長223.59%。
在整個醫藥行業利潤縮水、股價下跌的背景下,凱萊英的季報可謂獨樹一幟的“孤勇者”,迎來開門紅。
但從長期來看,公司的CDMO業務前景如何,也取決于整個行業發展,凱萊英如何殺出重圍?
狼環虎伺CDMO
自去年底以來,包括凱萊英在內的整個CXO行業股價持續暴跌,外界紛紛質疑,CDMO行業是否將要“入冬”。
尤其是,在“藥明系”的示范下,各大CXO公司紛紛將一體化作為公司發展的戰略,讓未來CDMO市場競爭變得更加激烈。
另一方面創新藥巨頭開始自建CXO。
2021年,輝瑞將原隸屬于輝瑞醫院治療業務的CDMO業務部門拆分并獨立運營,命名“CenterOne”,一舉成為全球第六的CDMO企業。
國內的一些管線較多的創新藥企如百濟神州、恒瑞醫藥也在自建CXO團隊,未來或通過并購等手段擺脫對CDMO公司的依賴。
然而,與更依賴人力成本的CRO不同,CDMO的門檻更高,一款產品臨床階段生產與商業化生產完全是兩回事,商業化生產更依賴核心工藝、原材料、資本投入。
因此,一體化CXO想要進入CDMO領域并不容易,沒有技術沉淀盲目擴張,將導致業務范圍優勢難以轉化為規模效應。
此外,當前CDMO市場仍處于高速增長階段,創新藥研發主體從大型制藥巨頭向中小型biotech公司、科研院所等轉移,這些中小型研發主體更依賴CDMO公司幫助其快速實現商業化。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報告,全球CDMO市場從2016年的353億美元增至2020年的554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12%,預計到2025年全球CDMO市場規模將達到1066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14%。
全球CDMO市場份額 來源:凱萊英招股書
因此,短期內CDMO市場仍是“跑馬圈地”的競爭格局,各家CDMO公司都在擴充產能。
93億超級訂單或生變?
2021年至2022年,凱萊英拿下三筆超93億元人民幣新冠口服藥Paxlovid訂單。
拿下Paxlovid訂單對凱萊英的影響不言而喻,若三大訂單均能正常交付,該部分收入就已超過凱萊英2021年全年收入的一倍;另一方面更是打響了知名度,讓其在新冠抗病毒藥領域及其他領域獲得更多潛在機會。
然而,天不遂人愿。
由于使用資格要求復雜、新冠檢測減少、人們認為奧密克戎病毒并不嚴重以及潛在的藥物相互作用,全球范圍內對輝瑞新冠口服藥物Paxlovid的需求意外減少。
輝瑞此前預期,在加緊生產的前提下,今年一共只能提供1.2億個療程,并預計截至2月初的合同銷售額至少為220億美元。其中,作為最大買家的美國將以每一療程約530美元的價格采購了多達2000萬個療程。
實際情況是,截至4月上半月,輝瑞已向美國交付了150萬個療程的Paxlovid,而全美藥店里仍有50萬個以上療程的Paxlovid可供使用。除了美國,Paxlovid在日本、韓國和英國的使用情況也不如預期,使用量占交付量比例不足三分之一。
因此,如何削減外界對Paxlovid的期待,以減緩對凱萊英自身的影響,成為首要問題。
凱萊英加快布局大分子CDMO也正是出于這樣的考慮。
終局之戰:大分子CDMO
小分子CDMO是凱萊英的核心業務,同時也是優勢業務,在中國商業化階段化學藥物CDMO市場份額達22%,排名第一。
與小分子CDMO相比,大分子CDMO市場的增長空間更大,增長速度也更快,但凱萊英在大分子CDMO領域的投入才剛剛啟動,2021年新興服務收入為3.98億元,同比增長67.43%,僅占總營收的8.57%。
顯然離其所期待的“雙輪驅動”還有一段距離。
中國生物藥市場規模
來源: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
在市場競爭方面,全球生物藥CDMO趨向集中。
2021年,前6大公司合計市場份額達到63%,有望在未來幾年將進一步提升至80%的水平,呈現強者恒強的態勢。
全球生物制藥研發服務外包市場份額
來源:藥明生物官網
主要是由于大分子生物藥的結構較為復雜且穩定性差,生產制備存儲的難度更高,產能瓶頸難以突破,技術壁壘明顯高于小分子,對一體化CXO的依賴程度也更高。
因此,中短期內,藥明生物在大分子生物藥CDMO領域的霸主地位很難被撼動。
也許凱萊英可以憑借在小分子CDMO領域積累的客戶和知名度,競爭前三名的位置。
結語
拿下輝瑞新冠口服藥超級訂單后,凱萊英一季報的成績屬實“亮眼”,也符合預期。
但要想突破發展瓶頸,增加業務彈性,還需要加大對“雙輪驅動”中的新興業務投入,在大分子、基因治療CDMO領域實現突破。
參考資料
1. 各大公司招股書、年報。來源:官網
2.《現實很骨感!輝瑞(PFE.US)新冠口服藥物Paxlovid需求遠低于供應》,智通財經 2022-04-19
3.《輝瑞入局、百億大單頻頻,2022 CDMO即將爆火?》,MedTrend醫趨勢,2022-02-18
4.《投資策略突變,高瓴正悄悄押注第二代CXO頭部公司!》,瞪羚社,2022-3-28
5.《財報里的真相之醫藥行業丨凱萊英2021年業績大增 產能擴張致負債翻番》,每日經濟新聞,2022-4-2
聲明:本文系藥方舟轉載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臺觀點。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與本網站留言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